BC组件开始进入地面电站市场
随着HPBC 2.0等针对地面电站的BC产品推出,BC组件开始进入地面电站市场。
➢ 2024年以来五大发电集团开展的组件集采中(国家能源集团2024年以来截至2025年2月尚未进行组件集采)均设置了BC标段。粤水电 和蜀道清洁能源集团也都在组件集采中将BC产品纳入其中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4年至今央国企招标采购BC组件规模在4.2~4.7GW。
➢ 2025年2月7日,隆基绿能公告中标国内单体最大集中式BC项目,该项目是BC首次在与TOPCon、HJT技术的同台竞争中胜出,更加体 现出BC的竞争优势。
资料来源:各央国企电子商务采购平台等、天风证券研究所
BC组件2025年将形成规模化销售
隆基绿能2024年HPBC 1.0产品已经形成规模销售,预计2025年N型BC组件将开始放量。
➢ 产能方面,隆基绿能2024年已经形成约40GW HPBC 1.0产能。规划2025年底,BC电池产能将达到70GW(其中HPBC 2.0产能约 50GW)。2026年,国内产线全部切换为BC产能,HPBC 2.0产能达100GW。
➢ 爱旭股份规划珠海、义乌、济南三大基地,具备100GW产能空间。2025年1月,公司济南一期10GW高效组件项目首块组件成功下线。
➢ 从出货来看,2024年隆基绿能BC产品出货量超17GW。隆基绿能预计2025年BC组件出货占比将超过25%。爱旭股份预计2025年ABC组 件出货20GW以上。
资料来源:隆基绿能公司公告、隆基绿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、爱旭股份官方视频号、天风证券研究所
测算当前BC一体化成本较TOPCon高5~6分/W,现有溢价水平已可支持BC超额盈利
参考当前价格水平,BC一体化成本较TOPCon高5~6分/W,而BC较TOPCon溢价可达10分/W以上,BC较TOPCon已经有超额盈利。
➢ 以当前主流2382*1134版型TOPCon、BC组件进行对比,TOPCon主流出货功率625W,BC主流出货功率655W。在130um 210R硅片 0.93元/片,TOPCon电池非硅成本0.15元/W,BC电池非硅成本0.23元/W,TOPCon组件非硅成本0.34元/W假设下,TOPCon组件一体 化成本0.59元/W,BC组件一体化成本0.64元/W。
➢ 当前BC组件较TOPCon溢价可达10分/W以上,在当前成本、价格水平下,BC已经可以较TOPCon实现超额盈利,构成BC放量的经济性 基础。一旦BC从1到10放量,工艺磨合、供应链、规模效应带来的降本空间有望大于TOPCon。且BC在导入贱金属替代银方面的降本 空间也比TOPCon要大。因此未来BC较TOPCon的超额盈利有望继续扩大。
资料来源: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(2024-2025年)、InfoLink Consulting官网、爱旭股份等,天风证券研究所
BC当前成本仍较高,但随着GW级量产实现,成本有望快速下降
当前BC成本较TOPCon仍然较高,但随着GW级量产后规模效应体现、效率进一步提升、技术工艺优化,BC成本有望快速下降。
➢ 2024年爱旭股份ABC电池非硅成本0.23元/W,较TOPCon高出7~8分/W。组件端目前单块组件的面积成本比TOPCon略高一点。公司计 划通过半片工艺、侧钝化、满屏技术等提高组件功率来降本,另外可通过工厂的各种节水节电措施、机台功能的升级与调整、产能最 大化的设计等方式来降低非硅成本。未来随着产能的不断建设和销售量的不断扩大,预计将会达到满产满销,其他成本方面仍然有大 幅度下降的空间。组件的材料也在不断优化,下一步目标是组件面积成本与TOPCon达成一致。
➢ 隆基绿能预计将从三个方面推动BC电池技术的成本下降:一是电池转换效率的提升;二是规模效应,2025年公司将进入BC产能大规 模投放的阶段,预计随着量产规模的提升,BC生产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;三是技术工艺进步,少银和无银金属化方案的导入也将推动 BC技术成本的下降。
资料来源:爱旭股份、天风证券研究所
考虑溢价BC盈利相较TOPCon有优势,未来成本有望低于TOPCon
考虑到BC较TOPCon理论溢价可达0.10元/W以上,预计2025年BC盈利即可体现出较TOPCon的优势。而随着BC产能提升,成本进一 步优化, 未来成本有望低于TOPCon。
爱旭股份珠海义乌工厂在新产品上市之后有希望实现组件成本与TOPCon打平,济南工厂能做到成本比TOPCon低3~5分/W。
➢ 硅棒成本更低:ABC低氧高阻硅棒电阻率分布更均匀,头部氧含量低,基本不用返切(很多硅棒头部要返切100mm);拉晶留埚率可 控制在10%~15%(TOPCon拉晶留埚率30%~35%)。结论:硅片成本低1~2分/W;
➢ 电池成本更低:无银化技术带来更低的材料成本(材料节省足以覆盖额外投资、电力成本,成本有1分/W左右优势);
➢ 组件非硅成本更低:ABC单面一字焊接的特性可以采用轻量化的胶膜与焊带,同等面积材料成本更低。(瓦数更高,成本降低1.5~2 分/W)。
资料来源:爱旭股份、天风证券研究所
BC一体化成本与TOPCon打平,5分/W销售溢价下,超额盈利约4分/W
当前BC较TOPCon的溢价在10分/W以上,假设规模化以后溢价约5分/W。BC较TOPCon不仅有超额盈利,投资回收期较TOPCon较短, 有望成为企业扩产的首选。
➢ 按照隆基绿能、爱旭股份等上市公司规划,若BC一体化成本与TOPCon打平,则BC超额盈利可达4分/W。
➢ 假设TOPCon不赚钱,对应组件价格0.73元/W,BC价格0.78元/W,BC设备(电池+组件)投资回收期3.48年。
➢ 若TOPCon组件价格在0.7~0.8元/W,考虑到BC组件的溢价,较TOPCon不仅有超额盈利,投资回收期较TOPCon较短,有望成为企业 扩产的首选。